2011年经教育部国际司批准,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在我院建立,旨在搭建中俄高校艺术教育交流的稳固平台,进一步促进中俄高校艺术交流与合作向综合化、多样化及常态化方向发展。基地将充分发挥吉林艺术学院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利用以往建立的对俄艺术交流与合作的机制,着眼于中俄两国间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交流和培训项目,增进双方高等艺术院校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引进俄罗斯优质艺术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校艺术专业师生的专业水平,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进一步扩大我国文化艺术对俄罗斯的影响,不断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
经学院与俄罗斯艺术高校及国内兄弟艺术高校协商,在基地的基础上成立中俄艺术高校联盟,通过两国艺术高校的直接对接,将基地建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中俄教育领域全面合作的交流平台。2012年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正式启动,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立,并举办了以下系列活动:
一、俄罗斯雕塑艺术大师班
为了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国在艺术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俄罗斯优质的艺术教育资源,由国家教育部主办、吉林艺术学院承办的2012年俄罗斯雕塑艺术大师班于2012年5月22日至6月26日在吉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学院通过友好校际关系聘请了俄罗斯功勋雕塑家、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雕塑分委会主席谢尔盖耶夫·鲍里斯·米哈伊洛维奇教授和其夫人俄罗斯功勋雕塑家奥丽嘉·尼古拉耶夫娜女士担任主讲教师,我院及省内相关院校雕塑专业的骨干教师20余名参加了大师班学习。
此次大师班以公园雕塑创作为主题,学院专门开辟一片空地,进行了喷泉及相关设施的建设,鲍里斯·谢尔盖耶夫教授和其夫人奥丽嘉·尼古拉耶夫娜女士带领学员们共同构思、亲自示范,创造了名为《春之声》的主题雕塑。鲍里斯·谢尔盖耶夫教授还做了三场精彩的讲座:1、阿尼库申的城市雕塑;2、圣彼得堡的喷泉雕塑及城市风景名胜;3、圣彼得堡雕塑家木雕作品介绍。其夫人奥丽嘉·尼古拉耶夫娜女士也做了一场题为《陶艺中的雕塑》的精彩讲座。
本次大师班的举办,受到国家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对我院雕塑专业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参加大师班的教师在理论和教学实践上开阔了新的视野,也将对学院乃至参加大师班学习的兄弟院校的雕塑专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大师班主讲教授鲍里斯·谢尔盖耶夫及夫人创作的主题雕塑《春之声》已经在学院位于长春市文化经济校区临街处伫立,成为了引领城市文明时尚和文化发展的标志。
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立
2012年6月8日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启动仪式在我院举办,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正式成立。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是由吉林艺术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联合发起的,在自愿基础上结成的非政府组织。联盟的宗旨是“汇集中俄艺术高校,艺术资源与人才共享,推进中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文化艺术的共同发展”。参加联盟的中方院校有: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俄方院校有: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国立施季里茨工艺美术学院、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
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的成立,为两国艺术高校提供了资源共享、紧密合作的机制与平台。
三、俄罗斯艺术交流周
2012年6月,中俄艺术高校联盟俄方院校代表,俄罗斯功勋艺术活动家、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拉丽萨·玛卡洛夫娜·格拉普卡教授带团赴我院参加第一届中俄艺术交流周。交流周活动由“经典·永恒”中俄陶艺作品展和俄罗斯钢琴艺术大师班组成。
1、“经典·永恒”中俄陶艺作品展邀请了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施季里茨工艺美术学院的陶艺家,以及国内的陶艺家参加。作品展期间,中俄陶艺家在我院现代工艺国际工作站现场制作,两国陶艺家在愉快的工作氛围中进行了沟通与交流。俄罗斯陶艺家展现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创作了风格各异、内容丰富的作品。本次陶艺作品展以陶艺创作的方式,使中俄文化艺术得到传承和弘扬。
2、艺术周期间,基地邀请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列奥尼特·扎伊奇克来到长春,举办钢琴艺术大师班。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是世界知名的音乐学府,是俄罗斯最古老最优秀的音乐学府,也是俄罗斯音乐发展的卓越象征。列奥尼特·扎伊奇克教授做为该校的钢琴系主任,在俄罗斯音乐教育界享有权威地位,我院及兄弟院校钢琴专业师生参加了列奥尼特·扎伊奇克教授的大师班授课。
2012年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在国家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中俄艺术高校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活动,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