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在吉林艺术学院创建了“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同时由吉林艺术学院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发起,中俄两国8所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高校参加的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正式成立,基地与联盟的成立为中俄两国艺术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新的战略平台,同时,也为两国艺术高校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机会和渠道。
2013年,中俄两国首脑共同确定,2014-2015年中俄双方共同举办青年友好交流年,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2014年12月1日至7日,中俄艺术高校联盟“中俄青年友谊之声”系列交流活动在吉林艺术学院正式开启。
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全程进行指导,并由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进行总体策划。吉林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等6所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的成员院校的参加了联盟系列活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专门选派了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俄罗斯联邦艺术科学院院士拉丽萨·格拉普卡教授、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列奥尼特·扎伊采克带领一批在国际音乐比赛中曾获奖的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赴中国参加联盟活动,中国几所高水准的综合艺术院校,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及吉林艺术学院也分别由各个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统筹,组织本院国内获奖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参与了整个活动。
12月2日18时,“中俄青年友谊之声”开幕式暨音乐会在初雪纷飞的长春隆重地拉开了帷幕。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欧亚处处长李海、俄罗斯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白德福、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苏忠民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来宾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对本次活动予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并表达了对中俄艺术交流活动的良好祝愿。
“中俄青年友谊之声”音乐会上,来自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的知名艺术大学的几十位青年艺术家,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世界闻名的俄罗斯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院的青年师生们演出了古斯里琴、长笛、小提琴、巴扬、钢琴、声乐等精彩节目,吉林艺术学院的民乐合奏,山东艺术学院的弹拨乐合奏,南京艺术学院的古筝重奏,云南艺术学院的云南少数民族管乐联奏等中国传统音乐,为观众展现了中俄两国艺术的非凡魅力,音乐会的现场始终洋溢着中俄两国友好的热烈气氛。
12月3日上午,由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张东航主持,6所联盟院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人参加了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洽谈。洽谈会上,成员院校的代表们介绍了本校中俄艺术交流的经验,并就未来联盟内院校的进一步合作达成了的意向性协议。
本次中俄青年友谊之声交流活动系列除开幕式音乐会外、联盟成员院校洽谈外,还专门举办了包括俄罗斯音乐艺术大师班、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体验、中国饮食文化体验、茶文化体验、乒乓球友谊赛、大学生联欢音乐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参与系列活动的师生累计2000余人。
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联盟统筹协调作用,调动了联盟双方院校参与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联盟院校间开展多种形式的校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增进了两国高校师生对彼此国家文化和艺术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在今后的联盟活动中,能继续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中俄联盟院校的共同努力下,让中俄艺术联盟之花永远盛开在美丽的校园!